栖霞宫山斋
山栖极造理,其北恰岚壁。
下吞泉数斗,中有蒲数脊。
崖留未化雪,竹迸将崩石。
不为世所薰,直入玄之寂。
道人无一吝,近我如相识。
忽然问周易,再三说太极。
言清嚼冰雪,事奥通金碧。
吐纳少滞咽,导引多精色。
阴火养阳鼎,黄云生宝鬲。
定是西母池,佳桃已中食。
下吞泉数斗,中有蒲数脊。
崖留未化雪,竹迸将崩石。
不为世所薰,直入玄之寂。
道人无一吝,近我如相识。
忽然问周易,再三说太极。
言清嚼冰雪,事奥通金碧。
吐纳少滞咽,导引多精色。
阴火养阳鼎,黄云生宝鬲。
定是西母池,佳桃已中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隐士生活场景,充满道家修仙的玄妙色彩。
开篇描写山居环境:北面是雾气缭绕的崖壁,山下有清泉,水中长着几丛香蒲。岩石上残留着未化的积雪,竹子从即将崩塌的石缝中顽强生长。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清冷幽静的修行之地。
中间部分写修行生活:道人不被世俗污染,直接进入玄妙的寂静境界。这位修行者待人亲切,主动与诗人探讨《周易》和太极理论。他的谈吐像冰雪般清透,对深奥道理的理解如同看透金碧辉煌的宫殿般透彻。
最后用炼丹术语暗喻修行成果:像炼丹炉中的阴火滋养阳鼎,黄色云气从宝鼎中升起。诗人猜想道人一定去过西王母的瑶池,吃过使人长生不老的仙桃。这些意象暗示道人已修炼到很高境界。
全诗通过具体景物和修行细节,展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道家修行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冰雪、岩石、云雾等冷色调意象与炼丹、太极等道家元素相结合,营造出空灵玄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