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堂为郑参议题

平时谷口驰声名,只今朝市心如水。
司马政成方外趣,官事莫能相料理。
公堂卜筑在人境,钟阜孱颜是吾里。
瑶林琼树风尘外,白雪阳春谈笑里。
花间有酒可逃禅,客至忘吾还隐几。
便应诏登金马门,乐此徜徉聊复尔。
君王神圣相伊周,虎豹空山不可留。
招我白云二三子,弹冠径出从公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繁忙公务中追求隐逸生活的心境,展现了古代文人"身在官场,心向山林"的矛盾与洒脱。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先写主人公(郑参政)虽然身在朝廷("朝市"),但内心已淡泊如水。他像汉代隐士一样在谷口获得名声,如今虽担任司马官职,却更向往世俗之外的生活情趣。

2.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他的"吏隐堂":这座建在闹市的公堂,推窗就能看见钟山。这里就像仙境中的玉树琼林,主客在此谈笑风生。有花有酒可逃避俗务,客人来了就忘记官职,随意倚着茶几聊天。这种生活让他觉得,就算被皇帝召见做官("金马门"指皇宫),也不过是继续享受这种逍遥自在罢了。

3. 结尾笔锋一转:虽然皇帝圣明、宰相贤能("伊周"指商周名相),但像自己这样的"虎豹"(比喻才士)不该困在朝堂。不如召唤几位隐士朋友("白云"代指隐士),整理衣冠随性出游。这里用"虎豹空山不可留"的比喻,暗示真正的人才不该被世俗束缚。

诗歌的魅力在于:
- 创造性地提出"吏隐"概念——做官也能隐居,在公务中保持隐士心态
- 用"花间酒""忘吾隐几"等生活细节,展现超脱的境界
- "白云""虎豹"等比喻既形象又含蓄,把仕隐矛盾写得富有诗意
- 最后"弹冠从游"的结尾,把逃避现实的隐逸写得充满豪情

这种"上班摸鱼"的高级境界,其实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压力下,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人把办公室布置成"人间仙境",用山水酒友来调剂公务,这种生活智慧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张祈

张祈(《武康县志》作析),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以通直郎知晋陵县(《咸淳毗陵志》卷一○)。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