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九)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

现代解析

这首词讲的是修行悟道的境界,用生活中的比喻把深奥的哲理说得简单明白。

前半段用捕鱼捉兔打比方:抓到鱼和兔子后,捕鱼工具和捉兔的陷阱就可以扔了;过了河,木筏就没用了;登上高处,梯子也不必留着。这是在说修行过程中,各种方法只是工具,真正悟道后这些外在形式都不重要了。

后半段讲"说"与"悟"的关系:没开悟时需要听道理来学习,但真正悟道后就会发现,语言其实无法完全表达真理。最后两句点明核心——连"无为"这样的境界也不该刻意追求,过度执着于脱离世俗反而是一种束缚。

全词最妙的是用日常事物比喻修行:就像我们不会扛着梯子走路,真正智慧的人也不会被理论框住。它提醒我们别把手段当目的,活在当下比追求形式更重要,连"放下"这件事都不该刻意为之。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