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泰山有孤竹,霜雪凌其姿。
一生自孤直,落落无旁枝。
岂无劲风节,狷洁世所遗。
念之伤素心,泣下常沾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泰山上的孤竹,它在严酷的霜雪中依然挺立,保持着自己孤傲正直的姿态。诗人通过竹子表达了一种高洁不屈的精神。

前两句写竹子的生存环境——泰山上的霜雪,衬托出竹子的坚韧。中间四句直接描写竹子的品格:它天生就是孤直的性格,没有多余的枝丫(象征不随波逐流);虽然拥有刚劲的风骨和节操,但这种耿介高洁的品格却被世人遗忘。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想到这样的竹子(象征高洁之士)的遭遇,不禁感到伤心,常常落泪沾湿衣裳。诗人其实是借竹子来比喻那些品格高尚却不受世人理解的人,表达了对这种处境的感伤。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常见的竹子作比喻,把抽象的高尚品格写得具体可感。我们都能想象到风雪中挺立的竹子,就能理解那种"宁折不弯"的精神。诗人对"正直者不被理解"的叹息,也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