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志二首 其二

黄鹤临当飞,徘徊视其翮。
一举横四海,须臾万里隔。
乌鸢集林莽,俯啄仰相嚇。
营营浊世儒,所志在干泽。
处膏但自润,何辞服辕轭。
美哉寥廓士,远游无遗迹。
一羽轻侯封,九鼎重人国。
遇合鲜常期,飘飘从所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比凸显出作者对自由高远精神的向往。

前半部分用黄鹤和乌鸢做对比:黄鹤展翅高飞,瞬间就能跨越万里,象征胸怀大志、追求自由的人;而乌鸢(乌鸦和老鹰)只能在树林里争抢食物,互相恐吓,比喻那些在世俗中汲汲营营、只为谋取利益的人。

中间部分直接批评俗世儒生:他们就像拉车的牛马,只顾着把自己养肥,甘愿被功名利禄束缚。而真正的贤士(寥廓士)像黄鹤一样自由来去,不留痕迹,把诸侯的封赏看得轻如羽毛,把百姓的国家看得重如九鼎。

最后点明人生际遇难料,不如像黄鹤般随心所欲地生活。全诗通过生动的动物比喻和直白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看轻功名、向往自由的人生理想,鼓励人们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