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王风日以降,瞻乌于谁屋?秦售十二城,赵夸如此璧。
宿昔相如子,风云气绝伦。
忽承赵王命,携璧西入秦。
强秦尚诈术,弄璧城不入。
公子怒见欺,裂眦睨柱立。
全璧归赵廷,位列廉颇左。
计谋日云拙,几作渑池虏。
壮士岂若此,公子非真勇。
暴虎复凭河,事有轻且重。
两国急啮噬,璧乃秦兵饵。
天地相颠倒,血成沧海水。
强弱自有分,竟入秦王府。
邯郸白骨寒,鬼哭千万古。

现代解析

这首《咏史》讲的是战国时期"完璧归赵"的故事,但诗人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视角,重新解读了这个历史典故。

诗开头用乌鸦找不到落脚处比喻战国乱世,各国互相算计。秦国用十五座城做诱饵,想骗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玉璧去秦国谈判,发现秦王根本没诚意,当场发怒差点撞柱,最后智取完璧归赵,因此升官和名将廉颇同级。

但诗人提出了新观点:这种逞匹夫之勇其实不算真本事。后来渑池之会时,蔺相如差点让赵王被俘,说明光靠蛮力解决不了问题。就像空手打虎、徒步过河,看似勇猛实则愚蠢。当时秦赵两国在较劲,和氏璧就像钓鱼的饵,最终弱小的赵国还是败了,玉璧落入秦王手中。

最后四句最震撼:赵都邯郸变成白骨场,亡魂的哭声穿越千年。诗人想说在强弱分明的局势下,个人英雄主义改变不了结局,真正的智慧是认清形势。这种反传统的解读,让历史故事有了新的思考维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