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基命录

武皇称汲黯,近古社稷臣。卓乎天地间,百世有馀芬。

宋公廊庙姿,志虑殊精纯。由来慕前烈,愿学在斯人。

虽处江湖远,拟欲践臣邻。苟非尧舜道,肯向黼扆陈。

尝笑贾太傅,前席对鬼神。著述累万言,所言皆归仁。

为君观此书,四海属经纶。为臣观此书,有术能致君。

圣贤友多闻,我亦忝嘉宾。持此以赠我,读之至夜分。

抚卷再三叹,良可媲典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读基命录》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用典故
诗人用汉武帝称赞忠臣汲黯的典故开头,说这样的忠臣在天地间卓尔不凡,美名流传百世。这是为了引出对"宋公"(诗中提到的另一位贤臣)的赞美,说他同样志向纯粹,一心效仿古代贤人。

2. 忠臣的标准
诗中提出好臣子的三个特点:
- 即使被贬到偏远地方("处江湖远"),仍心系朝廷
- 只向皇帝进谏尧舜那样的治国正道(不会阿谀奉承)
- 不像贾谊那样空谈鬼神(暗指要务实)

3. 书的实用价值
说这本书对君臣都有用:
- 皇帝看了能学会治理国家
- 臣子看了能学会辅佐君王
把这本书比作圣贤经典("典坟"),说明内容很重要。

4. 个人阅读感受
最后说自己有幸读到这本书,连夜捧读,反复感叹,觉得这书确实珍贵。

核心思想
通过历史贤臣的故事,强调真正的忠臣应该坚持正道、务实谏言。诗人读到的这本书,正是教导君臣如何各司其职、治理国家的实用指南。诗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包含了对理想政治关系的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