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腊八节清晨的思绪,充满对生活的感慨和浓浓乡愁。
开头两句写诗人被公务缠身,连写诗的心情都淡了。"减却新计上笔尖"用很形象的比喻,说连写诗的灵感都像被削掉了一样。这里能感受到诗人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疲惫。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自我反思:惭愧自己不能为社会做更多贡献,又担心农民收成;临近过年格外想家,但转念一想只要心里满足,喝白水都觉得甜。这种矛盾心理特别真实,把现代人"既想躺平又不敢完全躺平"的心态都说透了。
最后两句最美,写昨夜梦见故乡的老屋,在寒梅飘香中拄着短杖散步。这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梅香与竹杖的触感交织,把思乡之情写得既具体又空灵。短筇(竹杖)这个细节特别妙,让人仿佛看见诗人在梦中悠闲踱步的样子。
全诗就像腊八节早晨的一杯暖粥,用朴实的语言熬煮出三层味道:工作的疲惫、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心底最柔软的乡愁。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虽然很累,但心里还装着美好"的生活态度,让今天的读者也能产生共鸣。
张即之
和州人,字温夫,号樗寮。张孝伯子。以荫授承务郎,铨中两浙转运使进士举。历监临安府楼店务、龙山税、宁国府城下酒曲务等。官至司农寺丞、知嘉兴。因屡眚降授朝请郎。告老,特授直秘阁致仕。以能书闻天下,金人尤宝其翰墨。今传有所书《华严经》等。有《桃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