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秦淮旧院

一段清愁,百年遗事,翠苔零落碧瓦。
记得年时,多少歌台舞榭。
绣槛里、云鬓飞鸦,珠箔外、玉鞭嘶马。
良夜。
有兰舟徐泊,宝灯斜挂。
回首江山如梦,只泣雨笼烟,柳丝盈把。
水绿秦淮,还绕赤栏桥下。
将南都、花月新声,作北里、水天閒话。
吟写。
任墨痕泪点,淋漓罗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南京秦淮河畔的今昔对比,通过今衰昔盛的强烈反差,抒发了深沉的怀旧与伤感。

上片用"清愁""遗事"定下基调,像褪色的老照片般展开回忆:当年这里满是华丽歌楼("歌台舞榭"),雕花栏杆内是梳着鸦鬓发型的歌女,珠帘外停着贵族公子的骏马。最难忘的是那些夜晚,画舫静静停泊,灯笼斜挂水面,一派纸醉金迷的景象。

下片笔锋转到现实:如今回看,当年的繁华就像一场梦。眼前只有细雨中的烟柳,秦淮河水依然绿波荡漾,环绕着朱漆栏杆的小桥。当年南京城的风月欢场("花月新声"),如今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水天閒话")。最后三句最动人:诗人把泪水混着墨汁,任由它们浸透手帕——这个细节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全词像一部蒙太奇电影,在"过去VS现在"的镜头切换中,用"灯火画舫变烟雨垂柳"的意象,道尽世事无常。最妙的是"水绿秦淮"这句,河水千年不变地流淌,反衬出人世的沧桑巨变,这种"物是人非"的写法特别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