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六首 和归田园
皇天亦爱我,生我匡庐山。勉承父母志,功名期少年。
既无取日手,远去穷虞渊。又无谋生才,广有负郭田。
富贵两不谐,胡为乎世间。眷言敷原居,宛在瀑布前。
野旷易得月,谷虚常带烟。行歌紫芝曲,醉上香炉巅。
念此百年身,有此足以闲。若乃不决去,使彼山悽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读书人的内心挣扎和最终选择。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人生困境: 开头说"老天也疼我,让我生在庐山脚下",但马上转折说虽然想完成父母期望(考取功名),却发现自己既没有"把太阳拽回来的本事"(指无法逆转时光),也没有赚钱养家的能力。就像现在年轻人常说的"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
2. 田园诱惑: 中间描绘了庐山老家的美好景象:房子挨着瀑布,开阔的野地容易看到月亮,山谷里总飘着雾气。这里用"紫芝曲"(隐士之歌)和"香炉巅"(庐山景点)两个意象,把归隐生活写得特别诱人。
3. 灵魂拷问: 最后几句最精彩。诗人说"我这辈子有这些就够快活了",接着突然质问自己:"要是再不辞职回乡,连那座山都要为我难过了!"这种拟人写法特别生动,把内心的纠结变成了和山的对话。
全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在城里混得不好,想起老家风景美、生活闲适,最后决定"算了,回农村躺平吧"。但妙在把这种中年危机写得既真实又浪漫,特别是最后用"山都会替我难过"来表达愧疚感,比直接说"我想家"高级多了。
王阮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