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七首 其六 爱孤云

闲爱孤云静爱僧。得良朋。清时有味是无能。矫聋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梁佩兰创作的《太平时七首》中的第六首,标题为《爱孤云》。让我们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魅力和内涵。

诗句解析

“闲爱孤云静爱僧。” - 诗人闲暇时喜欢看飘渺的孤云,静心时更喜欢与僧人相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生活的好奇与欣赏。 - “闲”和“静”两个字传达出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嚣的心态。 - “孤云”象征着自由、超脱世俗的生命状态;“僧”则代表了清心寡欲、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

“得良朋。清时有味是无能。” - 诗人觉得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件快乐的事;在这样的美好时代里,保持一份“无能”的态度反而是一种品味。 - “良朋”是指志趣相投的朋友。 - “有味是无能”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意为在这样太平盛世的环境下,保持一份纯真和无能(即不做无用功),反而更能体验生活的乐趣。

“矫聋丞。” - “矫聋丞”指的是诗人模仿聋人,选择沉默,避免参与纷扰的世事。这里的“矫聋”是一种比喻表达,意味着诗人通过不参与世俗争斗,来保持内心的宁静。 - 诗人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纷扰世事的无奈和超然态度。

总结

这首诗通过作者对孤云、僧人、良朋、乃至自我的描绘,透露出诗人对于宁静生活以及对超然世俗的态度,体现了作者追求心灵宁静与超脱世俗的情怀。它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也传递了诗人面对纷扰世界时选择保持内心平静的态度。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