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山诗

寒鸟树间响。
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
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
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
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
萦绕千端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清晨的江边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

前四句用四个动态画面勾勒出冬日清晨的萧瑟:寒鸟在光秃的树间鸣叫,晨星倒映在江面随波浮动,繁霜染白两岸,浓雾笼罩着黑色江水。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寒冷孤寂的氛围。

中间两句通过江水的流动暗示游子心情:鱼鳞般的波纹是逆流而上的江水,而急促返航的小舟则像诗人渴望归乡的心。这里用"逆去"和"急还"的对比,突显了人在旅途与心向故乡的矛盾。

最后四句直抒胸臆:诗人时而徘徊眺望,时而驻足沉思,明明故乡已近在百里,却因种种阻碍无法立即归去。这种"近乡情更怯"的心理,通过"萦绕千端愁"的比喻生动呈现,说明再短的距离也隔不断游子绵长的愁绪。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完美交融,用江景写愁思,借归舟喻归心,让读者既能看见冬日江晨的真实画面,又能感受到游子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