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禅寺的沧桑变迁,通过今昔对比传递出深刻的世事无常之感。
前两句用声音勾勒画面:曾经皇家苑囿中清脆的马鞭声已经消失,如今只能听到风吹玉佩的叮当声。这里"鸣鞘"指马鞭,"风玉声"可能是风吹檐铃或玉佩的声音,暗示昔日的皇家气派已不复存在。
后两句点出时间跨度与地理变迁:三百年间,山谷都可能变成平地(陵谷变),连长江寒潮也不再拍打石头城(南京古称)。"寒潮不到"可能是实际地理变化,更可能是隐喻——当年皇家庇护的辉煌,如今连自然力量都不再光顾。
全诗妙在"无声胜有声":不直接写寺庙破败,而是通过声音对比(马鞭声→风声)、自然现象变化,让读者自己感受时光流逝的震撼。就像用"朋友圈停更"暗示物是人非一样,诗人用"声音消失"来表现繁华落幕,既有画面感又留足想象空间。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