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断肠直,春梦池塘自碧。
吴笺恨零落旧题,别后湖山总无色。
凄凉恋去国。
同识蜉蝣过客。
低徊处,春树暮云,江鲤沈沈素书尺。
南游共萍迹。
记载雪连桡,吟月移席。
一官直等嗟来食。
愁万里蓬转,十年匏系,长安漂泊似传驿。
但魂绕关北。
哀恻。
岁时积。
叹蜀锦江空,秦镜尘寂,瑶华玉匣伤心极。
怕腹痛回轸,感音邻笛。
招魂何处,泪万点、当酒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孤独与哀愁,情感非常深沉。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上半部分("断肠直"到"江鲤沈沈素书尺"): - 开篇就说"断肠",直接点明心情极度悲伤。主人公梦见春日池塘,醒来发现一切都是虚幻的。 - 他翻看过去写的书信和诗词("吴笺""旧题"),感觉离开家乡后,连山水都失去了颜色。 - 用"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小虫)比喻自己像匆匆过客,暗示人生短暂。 - 最后提到"江鲤素书",是用"鱼传尺素"的典故,表达想收到家书却等不到的失望。

中间部分("南游共萍迹"到"但魂绕关北"): - 说自己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记录着在船上赏雪、对月吟诗的漂泊生活。 - "嗟来食"用典故表示勉强做官就像吃施舍的饭,充满屈辱感。 - "万里蓬转"像蒲公英飘飞,"十年匏系"像葫芦被拴住,两种矛盾状态表现身不由己。 - 虽然在长安(代指京城)生活,但心始终向着北方家乡("魂绕关北")。

结尾部分("哀恻"到最后): - 时间越久,哀愁越深。用"蜀锦""秦镜"这些珍贵物品蒙尘,比喻才华被埋没。 - "瑶华玉匣"像被锁起来的美玉,暗指自己怀才不遇。 - 最后用"邻笛"典故(晋代向秀怀念亡友的故事),表达物是人非的悲痛。 - 想为逝去的美好"招魂",只能以泪代酒,哭祭过往。

全词亮点: 1. 用"春梦""蜉蝣""浮萍"等意象,把漂泊感写得非常生动 2. "一官直等嗟来食"这种尖锐的自嘲,反映古代文人的仕途困境 3. 结尾"泪万点、当酒滴"的画面感极强,把抽象悲伤具象化

本质上是在说:一个离乡背井的人,表面过着吟诗作赋的文人生活,内心却充满对家乡的思念、对现状的不满和对人生短暂的焦虑。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正是这首词打动人的地方。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