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别同社诸子

男儿三十须通侯,三公王俭犹黑头。
车中乃可无七尺,车前岂可乏八驺。
误人最是毛锥子,坐令郁郁久居此。
行年四十未成名,邓禹睨人笑不止。
昔年乳虎文中豪,衙官屈宋奴命骚。
对酒起舞拓金戟,意气往往陵其曹。
迩来百事居人下,破帽笼头遭鬼骂。
五陵同学几鸣珂,毷氉西风仍故我。
三年结社东皋东,弹棋格五呼群雄。
赫蹄手擘十万纸,墨痕乱洒林花红。
花落花开自昕夕,那识人生有离别。
前年莘老客蛮中,瘴雨桄榔听鶗鴂。
蔡侯行逐计吏车,孙郎会献金门书。
余亦饥驱留不得,风笛一声愁日色。
长安二月春风寒,河冰百丈排群山。
马首雪花大如席,萧萧客底衣裳单。
丈夫结发志书策,一朝頫首事末秩。
元龙湖海气不豪,次公意态狂非昔。
仰天击缶歌呜呜,我才岂合沦菰芦。
百里虽局非泥涂,仕宦何必执金吾。
拳局牖下胡为乎?
酒酣一吐平生语,明日云帆沧海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告别朋友时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壮志未酬的苦闷
开头用"男儿三十须通侯"这种古代成功标准(三十岁要当大官),对比自己四十岁还没成名,连历史名人邓禹都要笑话自己。用"毛锥子"(毛笔)自嘲读书误人,表达了寒窗苦读却未能飞黄腾达的憋屈。

2. 从意气风发到落魄
中间回忆年轻时像"乳虎"(小老虎)般威风,在文坛可以"衙官屈宋"(把屈原宋玉当下属使唤),喝酒舞剑意气风发。但现在"破帽笼头"像个乞丐,同学都当官了("鸣珂"指官员车马声),自己还是老样子。

3. 诗社生活的温暖
用"三年结社"这段写和朋友们的快乐时光:下棋斗诗、挥毫泼墨("赫蹄"是高级纸,"林花红"形容墨迹如花),这种不问世事的日子让他暂时忘记了人生还有离别。

4. 现实的离别与选择
转折写朋友们各奔前程:有人去南方("蛮中"指岭南),有人去当官("计吏车"是官员车队),自己也为生计("饥驱")必须离开。用"风笛""雪花"这些寒冷意象,烘托离别的凄凉。

5. 自我安慰的豁达
最后虽然承认自己"湖海气不豪"(不再豪迈)、"狂非昔"(不像年轻时狂放),但还是说服自己:当个小官("百里"指县令)也不错,何必非要当大官("执金吾"是禁军统领)?最后酒醉吐真言,决定扬帆远行。

全诗的魅力在于:
- 用"乳虎变病猫"的强烈对比,展现中年危机
- "破帽遭鬼骂"这种自黑式幽默让人会心一笑
- 把下棋写诗的场景写得热血沸腾
- 最后看似豁达实则心酸,非常真实
就像现在中年人同学聚会后发的朋友圈:晒完当年勇,叹完现实惨,最后强打精神说"明天会更好",这种复杂情绪古今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