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承之重九

庾郎自诳誇重九,北海常类客无酒。
肯教白发负黄花,不为虚名留岘首。
人生能换几星霜,我非石心与木肠。
乾愁漫解祇自慰,消长只系吾行藏。
弃书学剑犹有得,西斩楼兰北疏勒。
从军直到单于台,封侯万户何人哉。
图形未许凌图上,草檄观君试豪放。
山阴回时迹已陈,高阳大醉情何畅。
为君悲歌和哀筝,请君更草丽人行。
吴姬赵女两愁绝,一笑当时空目成。
行行且作归装束,子云校书入天禄。
一杯且复中圣贤,周南留滞谁我怜。
买田早约鸱夷子,相与躬耕不计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时的感慨,主题围绕人生选择、功名追求和归隐田园的思考。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人生感悟,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用庾信和孔融的典故,说文人总爱在重阳节写诗夸耀,但现实中常像孔融那样缺酒待客。诗人表示不愿为了虚名(岘首指建功立业的象征)辜负眼前的美好(黄花),暗示对功名的淡泊。

中间部分用直白的比喻说人生短暂("能换几星霜"),自己并非铁石心肠。提到两种人生道路:一是从军建功("西斩楼兰"的豪迈想象),但最终可能徒劳无功("封侯万户何人哉");二是像王羲之、郦食其那样纵情诗酒,但这种放纵也难解忧愁。

最后诗人选择回归田园生活。"买田早约鸱夷子"用范蠡归隐的典故,表示要和知己一起耕种,不再计较岁月长短。结尾的"周南留滞"暗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一杯中圣贤"则用喝酒来比喻超脱的人生态度。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意象(喝酒、种田)和通俗典故,表达了知识分子的典型困境:既渴望建功立业,又向往田园自由。诗人最终选择放下虚名,这种真实的人生矛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诗中"不为虚名留岘首""相与躬耕不计年"等句,用简单语言道出了深刻的生活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