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赏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对永恒之美的感叹。
前两句"八月望夜题此画,莲花漏冷秋沈沈"写的是时间背景:八月十五的夜晚,诗人在观赏一幅画。莲花漏(古代计时器)的滴水声让人感到秋夜的清冷寂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后两句"仁人义士不可见,万叠好山千古心"是诗人的感慨:画中看不到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只有连绵的群山。这些山峦历经千年依然挺立,象征着永恒不变的美好品质。诗人通过对比"不可见"的仁人义士和"千古"屹立的青山,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以及这种精神能够像青山一样永存的信念。
整首诗用简单的画面和对比,传递了深刻的思考:在冷清的秋夜,诗人通过赏画,联想到那些值得敬仰的人和他们不朽的精神,就像画中永恒的群山一样。这种将眼前景物与内心感悟结合的手法,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品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