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皋试诗

似玉来投狱,抛家去就枷。可怜两片木,夹却一枝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比喻,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前两句"似玉来投狱,抛家去就枷"像在说:一个像美玉般纯洁的人主动走进监狱,离开家人戴上枷锁。这里用"似玉"形容人的美好品质,"投狱"和"就枷"形成强烈反差,暗示这是个冤案或不得已的选择。

后两句"可怜两片木,夹却一枝花"更形象:冰冷的木枷夹着如花般鲜活的生命。"两片木"与"一枝花"的对比,既写实又充满象征意味——僵硬的制度摧残着美好的生命。

全诗短短20字,用"玉"、"花"比喻无辜者,用"狱"、"枷"、"木"象征压迫,通过这种鲜明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善良被摧残的痛心。诗人没有直接说理,而是用具体意象引发共鸣,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有力量。就像看到一朵鲜花被夹在木板中间,谁都会觉得心疼。

何仲举

何仲举,后唐天成中登进士第,仕楚,署天策府学士,五代楚国全州、衡州刺史、诗人。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登进士第,献诗秦王李从荣。有“碧云章句才离手,紫府神仙尽点头”的佳句,秦王李从荣大悦并赐其所居乡曰进贤,里曰化龙,时人赞赏不已。后因洛阳政变,返回湖南。不久后,归事楚王马希范,以李宏皋之荐,受命为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历全州、衡州刺史。其时楚地多诗人,何仲举晚年诗作近于冲淡,如《秋日晚望》有"树迎高鸟归深野,云傍斜阳过远山"之句,李宏皋顿足赞赏,被称为“诗家之高逸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