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南宋官员马廷鸾(马侍郎)的故居,抒发了对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前两句用"万里风尘"和"炎海望钱塘"的对比,暗示主人公远离故土的漂泊感。三四句通过"鸦啼晓日"和"花笑春风"的生动画面,展现故居如今荒凉的景象,曾经的繁华已成往事。
五六句用典故表达深意:"鄂国有灵"说楚国虽亡但精神犹在,"思陵无策"暗指南宋朝廷无力挽回颓势。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北方故土已成历史,但马侍郎的事迹仍在流传。
全诗以景抒情,通过故居的今昔对比,既感叹朝代更替的无奈,又歌颂了历史人物精神的永恒。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格的力量。
黄瑜
黄瑜,字廷美,自称双槐老人,香山(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约明孝宗成化中前后(1470年前后)在世,景泰七年(1456年)举人。他参加会试的时候名列乙榜,因为不愿去做不官,于是去做太学生,但接连几年参加会试仍没考中进士,只好由小官做起,后来曾升迁为惠州府长乐县知县。他做县官政绩颇佳,百姓也颇拥戴他。但他性情则刚直不阿,与上级关系处得不好,屡次得不到升迁,作了十五年知县后弃官不做,回到广州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