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伯示清水泊之什因和酬
十年不踏故溪上,有时梦去千里游。
每思鱼行鉴中见,青衫手板如仇雠。
秋风鲈肥美无价,莫怪张翰不可留。
前日诵君清水吟,胸中突起百尺愁。
儿牵女婴走尘土,百年一半如弃投。
清风明月无界畔,白首愿作山中侯。
君诗写出渔者意,老景一片在目眸。
清泉钓舟未入手,聊可观诵忘吾忧。
每思鱼行鉴中见,青衫手板如仇雠。
秋风鲈肥美无价,莫怪张翰不可留。
前日诵君清水吟,胸中突起百尺愁。
儿牵女婴走尘土,百年一半如弃投。
清风明月无界畔,白首愿作山中侯。
君诗写出渔者意,老景一片在目眸。
清泉钓舟未入手,聊可观诵忘吾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中年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生活带来的无奈。
开头说作者十年没回到故乡的小溪边了,只能在梦里神游千里之外。他常常想起鱼儿在清澈溪水中游动的画面,但现实中却穿着官服、拿着手板(古代官员上朝用的记事板),感觉这些公务物件像仇人一样束缚着自己。
诗中提到"秋风鲈鱼肥美"的典故(西晋张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羡慕。读到朋友写的《清水吟》后,更勾起了心中强烈的愁绪。
后面用"儿牵女婴走尘土"形象地描绘了拖家带口、在尘世中奔波的疲惫,感觉人生过半却像被抛弃了一样。他向往"清风明月"这样没有边界束缚的生活,甚至愿意白发苍苍时隐居山林。
最后说朋友的诗写出了渔夫的自由心境,让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向往的晚年生活。虽然现在还不能真的去钓鱼泛舟,但读读这样的诗也能暂时忘记烦恼。
全诗用对比手法,把官场束缚与自然自由对立起来,用具体的生活场景(鲈鱼、渔舟)和身体感受(青衫手板如仇雠),表达了每个中年人都能共鸣的"生活重担"与"诗和远方"的矛盾。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