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墓

误把清标犯世纷,平生忠业自超群。
如何今代麒麟阁,只道诗名合策勋。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历史人物(荆公,可能指王安石)的惋惜和敬意。

第一句说荆公(王安石)因为坚持高洁的品格("清标")而卷入世俗纷争,暗示他的改革理想与现实冲突,导致被误解。 第二句肯定他一生的忠诚和功业远超常人,强调他的政治贡献。 第三、四句转折,用"麒麟阁"(汉代表彰功臣的地方)比喻当代评价体系,讽刺现在的人只记住他的诗名,却忽略了他真正的政治功绩。

核心情感: 诗人替王安石鸣不平——一个为国奉献的人,最终被简化为"文人"形象,真正的抱负和牺牲反被遗忘。这种"被标签化"的遗憾,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比如科学家被只记得生活八卦,英雄的事迹被娱乐化解构等)。

语言魅力: 没有生僻典故,用"误把""如何""只道"等口语化词汇拉近距离,像朋友聊天一样表达愤懑,让批判显得更真切。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