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南阳

平芜漠漠失楼台,昔日游人乱后来。
寥落墙匡春欲暮,烧残官树有花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后荒凉的南阳城,通过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哀愁。

前两句"平芜漠漠失楼台,昔日游人乱后来"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放眼望去,野草疯长的荒原上,曾经繁华的楼台已经消失不见。这里过去游人如织,如今只剩战乱后的死寂。"漠漠"这个词用得特别好,让人感受到无边无际的荒凉。

后两句"寥落墙匡春欲暮,烧残官树有花开"把镜头拉近:倒塌的围墙孤零零立着,春天都快过去了。被战火烧焦的官家树木旁,居然还有野花在开放。这里最打动人心的就是"烧残官树有花开"这个对比——毁灭与新生同在,残酷中透着一丝希望。

整首诗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没有直接说悲伤,但通过野草、断墙、焦树这些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物是人非的凄凉。最后那朵意外开放的小花,又给人一点点温暖的慰藉,仿佛在说:生命终究会找到出路。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