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社怀赵太史

銮坡视草玉堂仙,为访浮邱下粤天。
丹井潮通沧海月,紫烟楼瞰碧池莲。
晴花恍映宫袍色,雅社犹传白雪篇。
遥想游踪频眺望,台星今在五云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赵太史的高雅文士造访浮邱社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赞美。

首联"銮坡视草玉堂仙,为访浮邱下粤天"说赵太史本是朝廷中的文雅之士(玉堂仙),特意从京城来到岭南(粤天)探访浮邱社。这里用"仙"字凸显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颔联"丹井潮通沧海月,紫烟楼瞰碧池莲"描绘浮邱社的美景:丹井与大海潮汐相连,映照着月光;紫烟楼俯瞰着碧池中的莲花。这两句通过"潮通月"、"楼瞰莲"的意象组合,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颈联"晴花恍映宫袍色,雅社犹传白雪篇"写阳光下花朵仿佛映照着赵太史的官袍色彩,而文人雅集仍在传诵着高雅的诗篇。"白雪篇"喻指高雅的诗文。

尾联"遥想游踪频眺望,台星今在五云边"表达诗人对赵太史的思念,遥望他如星辰般的身影如今已在高远的云端。这里的"台星"既指赵太史,也暗喻其品德如星辰般高洁。

全诗通过"仙"、"月"、"莲"、"雪"、"星"等意象,塑造出一个超然物外的文人形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诗人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既展现了浮邱社的真实美景,又赋予其仙气飘飘的意境,表达了对高雅文士的仰慕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