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登楼怀古,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忠臣义士的追思。
首联用张公(可能指张巡)被贬和唐玄宗逃难两件事,勾勒出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画面。"放逐沦亡"和"凄凉幸蜀"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时代的悲剧性。
颔联写两种不同的忠诚:北望长安的赤诚之心始终不灭,而西逃的皇帝却只剩悲凉。用"丹心"和"黄屋"(帝王车驾)的意象,形成精神坚守与权力衰落的对比。
颈联将实景与虚思结合:长安城的泪水是真实的,而"风度楼"上的追念却是徒劳的。当年"与"去后"的时间对比,凸显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尾联直抒胸臆:诗人想为忠魂招魂却不可得,站在高楼之上充满迷茫。最后"欲何之"三字,既是问历史中的忠魂该往何处,也是问自己该何去何从,将个人困惑与历史思考融为一体。
全诗以登楼为线索,把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和个人感慨编织在一起。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丹心""黄屋""招魂"等富有张力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历史变迁中那些值得铭记的精神力量。最后留下的惆怅与迷茫,恰恰引发了读者对忠诚、历史和个人价值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