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郭真人

郭也三峰秀,文章似性淳。
汶阳初识面,谓我旧相亲。
题诗叙游隐,于今经几春。
有家归未得,西望涕沾巾。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一位叫郭真人的老朋友的深切怀念。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离别的伤感。

前两句"郭也三峰秀,文章似性淳"是夸赞郭真人的:他像三座秀丽的山峰一样出众,写的文章就像他本人一样淳朴真诚。这里用山峰比喻人品,很形象。

中间四句是回忆往事:在汶阳初次见面时,郭真人就说我们好像早就认识一样亲切。后来我们经常一起题诗、游玩,那段隐居的日子多么美好啊,可转眼已经过去好几年了。这几句写出了两人一见如故的友情和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

最后两句"有家归未得,西望涕沾巾"最打动人心:现在我想回家却回不去,只能望着西方(朋友所在的方向)流泪,泪水都把衣襟打湿了。这里既表达了思乡之情,更饱含对老朋友的思念,一个"涕沾巾"的画面,把思念之苦写得特别真实感人。

整首诗就像在和老朋友聊天,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字字发自内心。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经得起时间考验,即使相隔再远,想起曾经相处的点点滴滴,依然会让人热泪盈眶。这种质朴深沉的情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马默

宋单州成武人,字处厚。从石介学。举进士。知须城县。英宗治平中,为监察御史里行,遇事敢言。神宗即位,以论欧阳修事通判怀州。上疏陈十事,除知登州。又请更定《配岛法》,沙门岛囚徒得全活者甚众。入为三司盐铁判官,因与富弼善,且论新法不便,出知济、兖二州。哲宗元祐初召为司农少卿。反对恢复乡差衙前法,建议提举常平官归提刑司。除河东转运使,复移兖州,赈活流民数万计。后历宝文阁待制知徐州、河北都转运使。绍圣四年,坐附司马光落职致仕,元符三年复之。卒年八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