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遇友人

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远梦亦羞归海徼,
贫游多是滞边陲。胡云不聚风无定,陇路难行栈更危。
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半生的游子,在陕西一带遇到故人时发出的感慨。全诗用直白的语言道尽了战乱年代普通人的辛酸。

开头两句说自己半辈子都在逃难,从南跑到西,愁苦得连"杨朱泣岐"的典故都用不上了——古人杨朱会因为迷路而哭泣,而现在的苦难比迷路更让人绝望。这里用典很巧妙,既表达了更深的痛苦,又暗示了社会动荡让人无处可去的处境。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困苦生活:想回家乡又羞愧难当(可能因为一事无成),只能困在边疆;西北的云被风吹散,山路险峻难行,栈道摇摇欲坠。这些景象既是写实,也暗喻人生道路的艰难。

最后两句最扎心:整天只听见打仗的消息,连写诗的心情都没有了。这说明战乱已经摧毁了人最基本的精神追求,普通百姓在乱世中连抒发愁苦的资格都快丧失了。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真实处境。没有华丽词藻,但每个字都沉甸甸的,能让读者感受到战乱年代普通人"活着就好"的无奈与心酸。特别是最后"废吟诗"的细节,比直接写生活艰苦更有冲击力,让人真切体会到战争对精神的摧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