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风回仙驭(yù)云开扇,更(gēng)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yán)疏雨零。
黑夜即将过去,太阳即将出现。五更天时银河斜转月落大地。牛郎织女从梦魂中惊醒过来,泪涕纵横,天上落下了细小的雨点。
菩萨蛮: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仙驭:指风伯、云师驾车而来,意即风起云涌,天气发生了变化。云开扇:作为扇翣掩障太阳的云移开了。更阑:更残,五更天。阑,所剩无几。星河转:谓银河斜转,表示夜深。惊:惊醒,醒过来。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xiàn)人间,人间日似年。
牛郎和织女虽然是短暂相逢,但却永远和天一同存在。他们始终不羡慕人间的生活,因为人间烦恼太多了,日子难过。
草草:匆忙。长共天难老:永远和天一同存在,不会老死。人间日似年:人世间的日子难过,这是说明上句牛郎、织女“不羡人间”的理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黑夜即将过去,太阳即将出现。五更天时银河斜转月落大地。牛郎织女从梦魂中惊醒过来,泪涕纵横,天上落下了细小的雨点。
牛郎和织女虽然是短暂相逢,但却永远和天一同存在。他们始终不羡慕人间的生活,因为人间烦恼太多了,日子难过。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仙驭:指风伯、云师驾车而来,意即风起云涌,天气发生了变化。
云开扇:作为扇翣掩障太阳的云移开了。
更阑:更残,五更天。阑,所剩无几。
星河转:谓银河斜转,表示夜深。
惊:惊醒,醒过来。
草草:匆忙。
长共天难老:永远和天一同存在,不会老死。
人间日似年:人世间的日子难过,这是说明上句牛郎、织女“不羡人间”的理由。
创作背景
本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七月。东坡继配王闰之来黄已近两月。是年七月七日夜,牛郎织女相会。东坡登上邻近临皋亭的朝天门城楼,即景生情,作此词,以示夫妻团圆、永不分离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词写的时令为“更阑月堕星河转”的拂晓时刻。此词上片写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的依恋难舍之绵绵深情;下片写七夕之晨牛郎织女分手后的伤离恨别的心态。全词立意新巧,构思独特。
此词上片写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的依恋难舍之绵绵深情。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渲染了牛郎织女此时趋人散的时空气氛:旋风吹,仙车奔,扇云开,面临苍凉环境;时过五更,月落大地,星河转移,逼近分手时光。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细腻描绘了牛郎织女如梦初醒、梦魂惊叹、泪涕纵横的神态。“梦”、“晓”二字贯穿上片,颇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宋代秦观《鹊桥仙》)的难言倜傥。
下片写七夕之晨牛郎织女分手后的伤离恨别的心态。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承上一转,妙笔生灵。纵然一夕相逢,来去匆匆,相会短暂,但是共天久长的仙界的牛郎也好,织女也好,两情久长,岂在朝朝暮暮。生命是永恒的,青春是不衰的。这正是天界令人神往的地方。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东坡用了一个顶真手法,透过一层,道出了“天难老”的妙谛和东坡内心难言的余悸:牛郎织女虽然一年只有一次相会时间,但终究比人间美好,人间不值得羡慕,因为人间烦恼太多了,度过一天好像熬过一年那样长久,艰难。最后两句,文彩似乎不浓,却道出了人生的深奥哲理,令人回味。
自古以来,多少文学家,多少文学作品大写特写诸如七夕仙女思凡、下凡,甚至与凡人结为伉俪,生儿育女,白头偕老。东坡一反古今陈说,把天界写得“长共天难老”那么美好,把人间写得“度日如度年”那么艰难。全词立意新巧,构思独特。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短暂相会后又分离的情景,以及人间对永恒爱情的向往。
上片用电影般的镜头语言描绘了七夕之夜的场景:风把织女的仙车吹回来,云像扇子一样打开(暗示鹊桥相会)。夜深了,月亮西沉,银河转动(时间流逝)。睡梦中突然惊醒,听到清晨屋檐的雨滴声(暗示分离时的泪水)。
下片转为抒情:虽然相会匆忙短暂,但他们的爱情像天一样永恒。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天上恋人绝不羡慕人间,因为在人间,相爱的人分开后,每一天都像一年那么漫长。
这首词的巧妙之处在于:
1. 用"仙驭""星河"等意象营造出神话氛围
2. "草草"相逢与"天难老"形成强烈对比
3. 最后反转常规思维,不说人羡慕神仙,反而说神仙不羡慕人间
4. "日似年"生动道出相思之苦
它告诉我们:永恒的爱情不在于朝夕相处,而在于心灵的契合。人间情侣虽然能天天见面,但若没有真情,反而度日如年。这种对爱情的思考,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