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九首 其二
白马谁家子,翩翩新少年。宝带千金裘,鞍垂两櫜鞬。
五侯争驰鞚,七族莫比肩。来往长杨间,捷出飞鸟先。
朝从羽林猎,夜展秦楼筵。前楹列庭实,中庖具珍鲜。
赵女舞双袖,吴姬调七弦。张急调高起,酒尽意弥坚。
恨无美人赠,中激壮士肝。睽离各自爱,重来还复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意气风发的贵族少年形象,通过他奢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盛唐时期贵族子弟的典型生活状态,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六句用"白马""宝带""千金裘"等华丽意象,勾勒出一个衣着光鲜、骑术精湛的贵族少年形象。他出入权贵之门(五侯),家世显赫(七族),在长杨宫附近驰马时,速度比飞鸟还快。
2. 中间十句详细描写少年奢靡的日常生活:白天随皇家卫队打猎,夜晚在酒楼设宴。厅堂摆满珍品,厨房备好佳肴,有赵地美女跳舞,吴地歌姬弹琴。音乐越激昂,酒喝得越多,情绪却越发高涨。
3.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表达遗憾:虽然享受富贵,却缺少知心美人相赠,这份遗憾触动了壮士的心。诗人感叹人生聚散无常,但即使分别后重逢,这样的场景仍会重现。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展现盛唐贵族生活 - 华丽辞藻下暗藏"富贵虽好,知音难求"的人生感慨 - "恨无美人赠"的转折,使全诗从单纯的炫富描写升华为对精神共鸣的渴望 - 结尾的"重来还复然"暗示这种奢靡生活只是循环往复的表面热闹
诗人通过这个贵族少年形象,既展现了唐代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也隐晦表达了即使身处繁华,依然难掩精神孤独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