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武昌

欲归常恨迟,将行反愁遽。
残年念骨肉,久客多亲故。
伫立望江波,江波正东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即将离开武昌时复杂的心情,像极了我们现代人要离开生活很久的地方时那种纠结和不舍。

前两句"欲归常恨迟,将行反愁遽"特别真实。就像我们天天盼着回家,真到要走的时候又舍不得。这种矛盾心理被诗人用"恨迟"和"愁遽"两个词精准捕捉,就像现在人说"既想家又舍不得离开"一样直白。

中间两句"残年念骨肉,久客多亲故"道出了牵挂的根源。年纪大了更想念家人(残年念骨肉),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会交到很多朋友(久客多亲故)。这让我们想到在外打拼多年的人要离开时,既想回老家见亲人,又舍不得当地的朋友。

最后两句画面感超强:诗人站在江边发呆(伫立望江波),看着江水向东流(江波正东注)。这个场景就像我们临行前在车站、机场发呆一样,江水东流暗示着时间流逝和旅程开始,不用直接说"我好难过",但那种离愁全在画面里了。

整首诗好就好在特别接地气,把谁都会遇到的离别心情写得既简单又深刻。不用华丽辞藻,就像在跟我们聊天一样,但把那种又想走又舍不得的矛盾心理,和对亲人朋友的牵挂都写活了。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