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秋望

西风吹户牖,犹自客荆蛮。
积水浮秋汉,微阳淡远山。
蝉稀疏叶尽,雨歇片云闲。
何日忘簪绂,深居石室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荆南(今湖北一带)秋天眺望远方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西风吹户牖,犹自客荆蛮":秋风吹进窗户,诗人依然漂泊在异乡。"荆蛮"是古代对南方地区的称呼,这里透露出诗人身处他乡的孤独感。

中间两联用四幅生动的画面展现秋景: 1. "积水浮秋汉":雨后积水倒映着秋日的银河 2. "微阳淡远山":微弱的阳光给远山披上淡色 3. "蝉稀疏叶尽":蝉声稀疏,树叶凋零 4. "雨歇片云闲":雨停后,片片白云悠闲飘荡

这些画面共同营造出秋天特有的寂寥氛围,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尾联"何日忘簪绂,深居石室间":诗人渴望摆脱官场生活(簪绂象征官职),隐居山林(石室象征隐居)。这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对现实处境的不满。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自然秋色与人生感慨完美结合。诗人用"西风""疏叶""片云"等意象,既写出了秋天的萧瑟,又暗喻自己的漂泊命运。最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更是道出了古代文人在仕与隐之间的普遍矛盾。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