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在月夜江上的所见所感。
开篇"明月愁人夜未央"直接点出主题:明亮的月光反而让漂泊者更觉忧愁,漫漫长夜似乎没有尽头。"篷窗如画水浪浪"是视觉描写,船窗外的江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美得像画一样,但"浪浪"的水声又暗示着旅途的动荡不安。
后三句突然转入听觉描写。"何处笛"的疑问说明笛声来得突然,不知从哪个方向飘来,更添孤寂感。"起凄凉"三个字直白地道出笛声给人的感受。最后"梅花喷作一天霜"是绝妙的通感描写,将笛声想象成梅花喷吐的寒霜,既写出笛声的清冷穿透力,又用"一天霜"强化了月夜的寒冷氛围。
全词通过月光、江水、笛声等意象,将视觉、听觉和内心感受融为一体,没有直接说"孤独",但每个画面都透着深深的孤寂。最妙的是把无形的笛声比作有形的寒霜,让读者仿佛能看见声音在月夜中弥漫的样子,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