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寺松

谁种万株松,森森寺外峰。
眠云青霭乱,度月翠阴重。
曲盖凌岩起,盘根带石封。
风回青响合,雨过碧烟笼。
干古雕台对,花香净土供。
冰霜原有操,桃李岂为容。
坐息菩提树,三生此地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寺庙外苍劲挺拔的松树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传递出超脱世俗的禅意。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前四句用"谁种"的疑问开篇,瞬间营造出神秘感。描写松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眠云青霭乱"),月光下树影重重("度月翠阴浓"),像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中间六句具体刻画松树的姿态:树冠如车盖在山岩伸展("曲盖凌岩起"),根系盘绕着岩石生长("盘根带石封")。风雨中的松林更显生机,风过时松涛阵阵("风回青响合"),雨后的雾气笼罩着青翠("雨过碧烟笼")。

最后六句升华主题,将松树与佛教意象结合。松树面对古老雕台("干古雕台对"),香气如供奉佛祖("花香净土供")。通过对比强调松树不同于桃李的艳丽,突出其耐寒的品格("冰霜原有操")。结尾点明在菩提树下静坐,仿佛遇见前世今生("三生此地逢"),将自然景观提升到禅悟的境界。

全诗巧妙运用拟人手法("眠云""度月")和工整对仗,把静止的松树写得充满生命力。表面写景,实则借松树的坚韧表达修行者追求的精神境界,是典型的借物言志之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