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沼如带,开畦若篑。
种鲋荐先,萟蔬谋醉。
凡今之时,一切征税。
忧来无方,谁为生计。
焉得萱草,言树之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在艰难生活中的无奈与渴望,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深刻的情感。

前四句用日常农活开篇:挖出像衣带一样细长的水沟,整理出菜畦像小土堆。养鱼祭祀祖先,种菜盼着能换酒喝——这些朴实的生活细节,展现了百姓为温饱奔忙的常态。

中间两句突然转折:如今各种苛捐杂税压得人喘不过气。这里"一切征税"四个字力道千钧,直接点明百姓苦难的根源。诗人用"忧来无方"形容愁绪像无处可逃的阴影,发出"谁为我们着想"的悲愤质问。

最后两句用萱草作结最妙:多想找到忘忧草,把它种在屋后啊!这个典故用得自然贴切,把底层人民想逃避现实痛苦、渴望精神慰藉的心情,化作一个充满泥土气息的想象。萱草既是具体植物,又是精神寄托,让全诗在沉重中透出一丝光亮。

全诗就像一幅白描的农家忧思图:从挖沟种菜的现实劳作,到税负压顶的社会困境,最后升华为对心灵解脱的向往。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把老百姓"求生不易求忘忧更难"的处境写得入木三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