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十四 二月
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旭日照原野,万物皆欣荣。
是时可种桑,插地易抽萌。列树遍阡陌,东西各纵横。
岂惟篱落间,采叶惮远行。大哉皇元化,四海无交兵。
种桑日已广,弥望绿云平。匪惟锦绮谋,祗以厚民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农历二月春回大地、百姓种桑养蚕的祥和景象,歌颂了元朝初年太平盛世下民生安稳的生活。
开头四句用"冻初解""阳气满盈"等自然现象,生动展现初春冰雪消融、阳光普照的蓬勃生机。"万物欣荣"的概括让读者感受到春天唤醒生命的力量。
中间八句聚焦种桑场景:诗人用"插地易抽萌"形容桑树生命力旺盛,用"列树遍阡陌"展现田间规模化的桑树种植。特别提到桑树不仅种在房前屋后("篱落间"),还成片栽种方便采桑,暗示当时蚕桑产业的发达。
最后六句升华主题:将桑树成林比作"绿云平",既写实又富有诗意。诗人强调种桑不仅是为了丝绸华服("锦绮谋"),更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产业。结尾"四海无交兵"的太平景象,与满眼绿意的桑田形成呼应,传递出对元初治世的赞美。
全诗语言朴实如白话,却通过种桑这一生活细节,巧妙展现了农耕社会的生产图景与太平盛世的民生画卷。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桑树抽芽、阡陌纵横的画面中,自然感受到国家安定给百姓带来的实惠。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