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早到晚的生活片段,充满了宁静的禅意和朴素的生活气息。
清晨出发时,云雾像跟着脚步移动;夜晚归来时,月亮仿佛和车驾同行。这两句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写得亲切随和,暗示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中间四句是两组生活画面:一边是清净的佛寺里供奉斋饭的虔诚场景,另一边是寒夜中隔着江面看见的点点渔火。市集喧嚣中昏鸦乱飞,树林间漏下稀疏的星光。这些对比强烈的画面,展现了世俗与修行、喧闹与宁静并存的真实世界。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这些景物的深情注视:我如此认真地观察着眼前一切,就是为了能在南徐(镇江古称)这个地方终老。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以及通过观察日常景物获得的心灵安宁。
全诗就像一组生活镜头,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但在寻常景象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传递出"平常心是道"的禅理。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告诉我们:修行不在远方,就在每天的衣食住行之中。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