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洲秋夜

寻诗随步出前楹,寂寞空斋欲二更。
皎皎袭人寒月色,潇潇似雨暮秋声。
西风落木愁偏起,永夜鸣虫感易生。
小住庄庐动归思,双峰咫尺梦难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秋夜的所见所感,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典型的秋夜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寻诗随步出前楹”,描述了诗人为了寻找诗的灵感,独自走出家门。这里,“前楹”指的是前厅,诗人为了寻找诗的灵感而走出家门,可以看出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执着。

第二句“寂寞空斋欲二更”,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此时夜已深,天将黎明,只有诗人一人在空寂的书斋中。这句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两句“皎皎袭人寒月色,潇潇似雨暮秋声”,诗人借景抒情,用皎洁的月光和似雨的秋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里的“皎皎”形容月光的明亮,“袭人”则传达出月光给人的清凉感觉;“潇潇似雨”的秋声则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季节的寒冷与萧瑟。

第五句“西风落木愁偏起”,诗人通过描写西风和落叶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特有的凄凉感,引发了诗人的愁思。

第六句“永夜鸣虫感易生”,夜间鸣虫的声音让诗人更加感受到孤独和忧愁。这句通过夜晚的昆虫声,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伤感。

最后两句“小住庄庐动归思,双峰咫尺梦难成”,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虽然他暂时住在村庄,但这种思念让他难以入眠,他希望能像梦中一样接近家乡的山峰,却终究难以实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