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贺恩减本州绢额

出田不栽桑,抱布贸丝藏。
恩诏光明烛,寒灯织室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百姓对朝廷恩诏的感激之情。下面我来逐句分析,解释其深意,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诗的精髓。

1. 出田不栽桑,抱布贸丝藏。
- 分析:古代有很多农耕家庭,但这里的“出田不栽桑”说明这些家庭有一些特别,他们通常不会专门种植桑树来养蚕。这里的“抱布贸丝”,意思是这些家庭手中有布料,他们通过交换这些布料获取丝。这暗示了这些家庭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过得比较贫困,他们不得不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生活必需品。

2. 恩诏光明烛,寒灯织室光。
- 分析:这里的“恩诏”是指朝廷颁布的恩惠诏书,表示政府对百姓的关怀。尽管家中的经济条件贫困,过着寒酸的生活,但当听到朝廷颁布的恩诏时,家中的“寒灯”也仿佛变得明亮起来了。这里的“光明烛”和“织室光”都象征着希望和温暖,反映了百姓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

总结


整首诗通过描绘普通人家因难以养蚕而转而通过布和丝进行交易的生活状况,再到听到朝廷恩诏后的喜悦心情,反映了百姓对政府政策的感激和期盼。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更是表达了人民对政府理解和帮助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程叔达

(1120—1197)宋徽州黟县人,字元诚。程迈从孙。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典湖学,教授兴国军。以论时弊擢监察御史,官至华文阁直学士。平生嗜学,至老手不释卷。卒谥壮节。有《玉堂制草》、《玉堂备草》、《承华故实诗笺》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