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渡草堂二首 其二

近市偏逢食有鱼,闭门不问出无车。
牛衣聊自对妻子,蜡酒时将洽里闾。
世网幸疏如野马,微名犹在愧山樗。
亦知农圃真吾事,春至频翻种树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喧嚣、安于田园生活的隐士形象,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悠然心境。

开头两句"近市偏逢食有鱼,闭门不问出无车"很有意思:住在集市附近反而总能吃到鱼(暗示生活简朴但满足),关起门来根本不关心出门有没有马车(象征对世俗排场的漠视)。这种矛盾写法突出了主人公不随波逐流的个性。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展现田园乐趣:穿着粗布衣服和家人闲谈,用土酿的酒招待邻里;像野马般挣脱了世俗束缚,却仍为残留的虚名感到惭愧。特别是"山樗"这个比喻(山里的臭椿树,木质差难成材),幽默地自嘲那点虚名就像没用的木材,反而成了负担。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种田务农才是真心所向,春天里反复研读种树书籍。这个捧着农书研究的画面,比直接说"我爱种地"更有感染力,让人看到主人公把隐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模样。

全诗妙在把隐居写得毫不苦闷:吃鱼喝酒、会友读书,连自嘲都带着轻松笑意。诗人用市井与田园的对比,世俗与自然的碰撞,展现了一种"放下虚名、拥抱生活"的智慧,对现代人如何平衡物质与精神需求仍有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