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春感 见《词综》、《词雅》

轻寒渐退东风暖。漫把湘帘捲。
眼前萱草不忘忧。偏是一丝杨柳、一丝愁。
年年对景增凄切。恨共丁香结。
不如掩了碧窗纱。一任淡烟微雨、送韶华。

现代解析

这首《虞美人·春感》写的是一位女子在春天里的淡淡忧愁,用日常景物巧妙表达内心情感,读来婉转动人。

上片开头用温度变化点明季节——寒气消退东风变暖,这是典型的初春景象。女子漫不经心卷起门帘的动作,暗示她心不在焉的状态。看到萱草(传说能忘忧的草)却依然忧愁,而随风摇摆的柳丝更勾起了她的愁绪,这里用"一丝杨柳、一丝愁"的重复句式,把具象的柳丝和抽象的愁绪联系起来,仿佛每一根柳条都牵着她的心事。

下片直接点明这种愁绪不是偶然的,而是"年年"如此。把愁比作丁香花结(丁香花蕾常被用来比喻愁绪难解),说明这愁苦纠缠难解。最后两句写得特别巧妙:与其看着春景徒增伤感,不如放下窗帘,任由窗外烟雨送走春光。这里的"淡烟微雨"既是实写春雨朦胧的景象,又暗喻她朦胧的泪眼;"送韶华"表面说送走春天,实则暗指青春在忧愁中悄然流逝。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写的是浓重的愁绪,却用"轻寒""淡烟""微雨"这些轻柔的意象来表达;明明内心汹涌,却选择"掩了碧窗纱"这样克制的动作。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忧伤。词中萱草、杨柳、丁香这些常见植物,都成了传递情感的密码,让我们看到古人如何用自然景物来抒写心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