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朋友相聚的惬意画面,充满自由洒脱的情调。
前两句写景:傍晚时分听到飞雁和黄莺的啼鸣,江面空旷、雾气消散,酒意微醺。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开阔宁静的氛围,暗示诗人心情舒畅。
后两句抒情:诗人说不需要刻意远望怜惜芳草(暗指不必为远方事物感伤),不如放声高歌让歌声直上云霄。这里"落海云"的夸张手法,既表现歌声的嘹亮,也体现诗人豪放不羁的胸襟。
全诗通过声音(雁啼莺鸣、高歌)、空间(江天、海云)和色彩(烟净)的立体描写,将一次普通的饮酒聚会升华成充满诗意的精神享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活在当下、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不必为远方烦恼,珍惜眼前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殷云霄
殷云霄(1480年―1516年),字近夫,号石川,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人,明代官员、诗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政事多务清简。明武宗纳有娠女子马姬,殷云霄偕同官疏谏,以峭直称。殷云霄有志诗文,才情富赡,为“十才子”之一。撰有《石川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