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张子畏使代 其二

征马长嘶起朔风,独怜平子思无穷。烟尘正值萧条候,世事空归感慨中。

云暗故关听断角,日沉残垒见孤鸿。悬知吊古经行处,好问当年李牧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张子畏的官员奉命出使边塞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苍凉与怀古之情。

开篇用"征马长嘶"和"朔风"勾勒出边塞的荒凉景象,马儿在寒风中嘶鸣,暗示旅途艰辛。诗人特别提到张子畏(平子)此刻思绪万千,既有对使命的思考,也有对边关现状的忧虑。

中间两联通过具体景物展现边塞的萧条:战火后的烟尘未散,旧关隘云雾笼罩中传来断续号角,夕阳下的废弃堡垒旁只有孤雁飞过。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破败的边关图景,让人不禁感慨时局艰难。

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到张子畏此行一定会经过许多历史遗迹,特别嘱咐他要好好寻访战国名将李牧的功绩。这里暗含深意:既是对张子畏的勉励,希望他能像李牧那样为国建功;也隐含着对当下边关防务的关切,期待出现李牧般的良将。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只是单纯描写边塞风光,而是通过眼前的荒凉景象,把个人使命、国家安危和历史传承巧妙串联,展现出古代文人"行万里路"时的深沉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