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望种菊满屋贻行时丛丛数尺矣自行江乡秋尽不见一枝九月十九日在螺川忽忆故园篱下菊因怀诸弟

故园黄菊为谁好,摇落江干秋思早。
菊花开遍客未归,客自思归秋自老。
遥知兄弟望江滨,空对黄花无数新。
那知客思正愁绝,梦里花残江上雪。
江城无菊断江春,不见秋风见战尘。
忽忆东篱篱下菊,西风笑杀渡江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用菊花作为情感纽带,表达了对团聚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

开篇用"故园黄菊"勾起回忆——家乡的菊花是为谁而开呢?江边草木凋零的早秋景象,让漂泊的游子提前涌起思乡之情。这里用菊花和秋天营造出思念的氛围。

中间形成强烈对比:家乡的菊花已经盛开("开遍"),但作客他乡的自己却无法回去;兄弟们可能在江边眺望等待,眼前只有新开的菊花,却等不到归人。这种时空错位的写法,让思念更加深刻。

接着情绪更沉重:游子在异乡连菊花都看不到("无菊"),眼前只有战乱烟尘。这时突然想起家乡篱笆下的菊花,西风中的菊花仿佛在嘲笑渡江远行的自己——这个想象既生动又心酸,用拟人手法写出漂泊的苦涩。

全诗以菊花为线索,把家乡与异乡、兄弟与自己、花开与花残、秋风与战尘等多重对比交织在一起,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让读者能清晰感受到战乱年代普通人思念亲人却难归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