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定丁卯八月十二日崇天门传胪赐进士右榜第一人阿察赤左榜第一人李黼皆肄业国学日新斋余西厅授业生也是日京尹备鼓乐旗帜麾盖甚都导二状元入学谢师拜余明伦堂榜眼刘思诚探花郎徐容尝因同年黄晋卿彭幼元从予游亦拜其侧

禁院层层桃李开,天街绣毂转晴雷。
银袍飞盖人争看,两两龙头入学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科举考试后的热闹场景,充满了喜庆和荣耀感。

前两句写的是皇宫考场和街道上的盛况:皇宫里层层院落中桃李盛开(象征人才济济),京城大街上装饰华丽的车马经过,声音像晴天雷鸣般热闹。这里用"桃李"暗喻优秀学子,"绣毂"指装饰精美的车马,展现出一派欢腾景象。

后两句聚焦新科状元的风光:穿着银白色官袍的状元坐在华盖马车里,人们争相围观。两位状元(左右榜第一名)一前一后进入国子监谢师。"龙头"指状元,用"两两"强调两位状元并驾齐驱的荣耀。

全诗通过四个生动的画面: 1. 皇宫考场桃李盛开的静景 2. 街上车马喧闹的动景 3. 状元游街的荣耀时刻 4. 状元谢师的庄重场面

诗人用明快的笔调,鲜艳的色彩(银袍、绣毂),热闹的声音(晴雷),把科举放榜这一古代重要庆典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当时的热烈气氛和状元的风光。同时也透露出作为老师的自豪之情,因为新科状元正是他曾经教导过的学生。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