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中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惆怅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孤独感。
前两句写两人在陇水边相望,整晚都在反复道别。"云"字既指实际的水雾,也暗喻离愁如云雾般萦绕不散。中间四句是情感的核心:诗人害怕今晚的雨声会成为将来独自回忆的伤痛,用"野花"和"江霭"的意象表现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野花虽同处一地却像楚越两国般遥远,江雾混杂着晨光暮色,暗示时间流逝带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尤为动人:诗人说自己不能亲自种植药材(暗喻无法掌控命运),只能托付给偶遇的樵夫捎去思念。这种无奈之举,恰恰凸显了乱世中普通人维系情谊的艰难。全诗通过雨夜话别的日常场景,把战乱年代知识分子漂泊无依的生存状态和患难友情,写得既含蓄又深沉。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