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 十

天地既成。
泉流既清。
薄暮沾幸。
属奉文明。
将标齐配。
刻扫秦京。
愿驰龙漠。
饮马悬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盛宴的盛况,表达了臣子对君王的忠诚与报国壮志。

开头两句"天地既成,泉流既清"用宏大的自然景象比喻国家安定、政治清明,就像天地初开、泉水清澈一样美好。"薄暮沾幸,属奉文明"写傍晚时分臣子有幸参加这场彰显文明教化的宴会,暗示宴会的高规格。

"将标齐配,刻扫秦京"是诗的核心——臣子立志要辅佐君王建立堪比上古圣王(齐配)的功业,彻底扫除前朝(秦京)的弊政。最后"愿驰龙漠,饮马悬旌"用战马奔驰大漠、军旗高悬的战场画面,把报国热情推向高潮:不仅要治国安邦,更要开疆拓土。

全诗像一部微缩的史诗:从太平盛景写到壮志豪情,既有宴会的华丽背景,又饱含热血男儿的家国情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盛世更要奋进"的昂扬精神——在享受荣华时仍不忘责任,这正是古代士大夫的理想人格。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