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浪漫的月夜泛舟场景,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悠远的情致。
前两句"移舟烟水上,吹笛藕花前"像一组电影镜头:小船缓缓划过雾气朦胧的湖面,船头有人对着盛开的荷花吹奏笛子。这里"烟水"的朦胧与"藕花"的明艳形成有趣的对比,笛声又为静谧的画面增添了灵动的声音元素。
后两句"衣薄露如雨,杯空月在天"从细节处见真章:薄衫沾满露水的凉意,喝空的酒杯里倒映着天上的明月。这里用"露如雨"的夸张手法,既写出夜露的浓重,又暗示了诗人伫立之久;而空杯映月的意象尤其巧妙,把天地的辽阔与人的渺小自然地融为一体。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视觉(烟水、藕花、月)、触觉(衣薄、露凉)、听觉(笛声)的多重感受,营造出一个空灵澄澈的世界。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空杯"这个细节,隐隐透露出几分孤寂与超脱的情怀,让读者在静谧的意境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
周鼎
(1401—1487)浙江嘉善人,字伯器,一名铸,字九鼎。博览群书。正统中参赞军务金濂辟为幕僚,从至福建。旋授沭阳典史,为王竑所恶,罢官归。遨游三吴,卖文为生。与修《杭州府志》。有《桐村集》、《疑舫集》、《土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