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存之春庄雨急图
山浓树密春欲浮,农夫有事营西畴。
鹁鸪声歇风雨急,田塍滑澾如翻油。
牢披蓑衣紧击笠,浑身水流两股栗。
拣时浸种开稻包,心急鞭牛牛步刀。
前年春寒再移秧,去年夏旱赤地荒。
东隣西保几人在,渠今尚得本身强。
低头无言心似苦,定愿五风十日雨。
禾头粒粒饱秋露,糠籺充肠米田主。
我家镜湖烟水湄,身虽不耕眼见之。
何人得此畎亩趣,短纸写出无声诗。
坐令殿卷三太息,力穑莫供浮末食。
君看此辈终岁勤,返向沟中作捐瘠。
鹁鸪声歇风雨急,田塍滑澾如翻油。
牢披蓑衣紧击笠,浑身水流两股栗。
拣时浸种开稻包,心急鞭牛牛步刀。
前年春寒再移秧,去年夏旱赤地荒。
东隣西保几人在,渠今尚得本身强。
低头无言心似苦,定愿五风十日雨。
禾头粒粒饱秋露,糠籺充肠米田主。
我家镜湖烟水湄,身虽不耕眼见之。
何人得此畎亩趣,短纸写出无声诗。
坐令殿卷三太息,力穑莫供浮末食。
君看此辈终岁勤,返向沟中作捐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中农民抢种水稻的艰辛画面,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底层劳动者的生存困境。
开篇用"山色浓绿、树木茂密"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农夫却无暇欣赏,正冒雨在西边田地里忙碌。鹁鸪鸟的叫声刚停,风雨就突然加剧,田埂泥泞湿滑得像打翻的油。这里用"田埂滑得像油"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雨天农田的泥泞难行。
接着描写农民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雨中劳作,浑身湿透冷得双腿发抖。他们急着浸种、打开稻种包,心急地鞭打耕牛,但牛在泥泞中走得歪歪扭扭。这里"牛步刀"的形容很传神,把牛在泥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比作刀在切割,可见耕作的艰难。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通过回忆道出农民的不易:前年因春寒不得不重新插秧,去年又遭遇大旱田地荒芜。如今邻里没剩几个壮劳力,诗中这位农民还算身体强健的。他低头不语心里发苦,只盼着风调雨顺,能让稻穗饱满。但现实是稻谷大部分要交给地主,自己只能吃糠咽菜。
最后诗人联想到自己家乡的景象,感慨有人能体会这种田间劳作的艰辛,用画笔将这"无声的诗篇"记录下来。读罢令人叹息:农民终年辛劳,却连温饱都难保证,最终可能饿死在沟渠中。结尾"返向沟中作捐瘠"一句尤为沉痛,直指封建社会农民即使拼命劳作也难逃悲惨命运的现实。
全诗用白描手法,通过具体场景和细节刻画,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和阶级压迫下的生存状态。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既有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也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赵汝绩
赵汝绩,字庶可,号山台,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寓会稽。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一九)。与戴复古多唱和(《石屏诗集》卷二《题赵庶可山台》)。有《山台吟稿》,已佚。《江湖后集》辑其诗为一卷。赵汝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