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都中杂咏 其四
羁心念乡国,昨日家书至。
仓卒视封缄,上有平安字。
书中何所言,读罢长歔欷。
缕缕述饥寒,此亦意中事。
年来叹飘泊,偪仄情难舒。
修名苦不立,回首惭妻拿。
心怀千岁忧,身无一日好。
何不随仙人,山中拾瑶草。
仓卒视封缄,上有平安字。
书中何所言,读罢长歔欷。
缕缕述饥寒,此亦意中事。
年来叹飘泊,偪仄情难舒。
修名苦不立,回首惭妻拿。
心怀千岁忧,身无一日好。
何不随仙人,山中拾瑶草。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收到家书后的复杂心情,语言直白却情感深沉。
开头四句像电影特写:游子正想家,突然收到信,手忙脚乱拆开,看到"平安"二字先松口气。这种细节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现代人收到家人微信说"一切安好"时的反应。
中间部分揭开家书的真相:信里其实写满了家人挨饿受冻的苦楚。这里用"缕缕"形容苦难像线一样连绵不断,让人想到家人写信时可能边写边哭。诗人说这"意中事"——早料到会这样,更显无奈,就像打工族明知家里困难却无力改变的愧疚感。
后面八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自责漂泊多年没混出名堂,没脸面对妻儿。最扎心的是"心怀千岁忧,身无一日好"——整天操心长远大事,现实生活却一团糟。这种矛盾现在很多人都有,比如想着买房买车,眼前却连房租都交不起。
最后两句突然幻想修仙,就像现代人压力大时开玩笑说"想回农村种地"。但"拾瑶草"的浪漫想象反而衬托出现实的残酷——他根本无处可逃。
全诗好就好在不说"我好惨",而是用拆信、读信、自责、幻想这些具体场景,让我们看见古代"北漂"的生存困境。今天在外打工的人读来,依然能共鸣那种"混不好就没脸回家"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