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即将结束时,诗人寻花不遇的遗憾与好奇。
开头两句"游春未足春将度,访紫寻红少在家"直白地表达了春天快过完了,但诗人还没玩够,想找些漂亮的花儿却发现花儿们都不在家(凋谢或难寻)。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花比作出门不在家的朋友,显得特别生动。
后两句"借问流莺与飞蝶,更知何处有幽花"更有意思:诗人像个迷路的孩子,着急地向路过的黄莺和蝴蝶打听——你们整天飞来飞去,知不知道哪里还有藏着的好看的花呀?这种天真的发问,把诗人爱花、惜春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妙在: 1. 用日常对话般的语言写诗,就像在讲一个小故事 2. 把春天拟人化,花儿会"不在家",动物能"回答问题" 3. 通过"寻花-问鸟"这个生活小场景,传递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不舍 4. 最后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到底蝴蝶和黄莺会不会回答呢?幽花究竟在哪里?
就像我们春天看到花谢时会感叹"怎么这么快就没了",诗人用更诗意的方式,写出了这种人人都有的小遗憾。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