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美丽景象。诗人用“波动月光碎”来形容月光在水面上的样子,就像是在水波中碎裂的珍珠一样,闪烁着柔和而迷人的光芒。这里的“波动”和“碎”字,给人一种动态和破碎的感觉,好像月光被水面上的波纹给打碎了。
接下来,“岸遥烟色深”描述的是远处河岸的景色。这里的“岸遥”意味着河岸离得很远,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烟色深”则是形容河岸被雾气笼罩,显得朦胧而深邃。这样的描写让人感觉到一种宁静和神秘。
整首诗通过“波动月光碎”和“岸遥烟色深”两句,将月光和河岸的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既美丽又神秘的夜晚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王随
(973—1039)河南人,字子正。真宗咸平间进士。累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改扬州。未几,权知开封府。后历知杭州、河南府,所至有惠政。仁宗明道二年,拜参知政事。景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以无所建树,及与同僚屡起忿争,为韩琦弹劾,罢相,出判河阳。卒谥文惠。